|
山中宰相陶弘景 |
|
|
|
文 高明见
陶弘景,道教上清茅山宗第九代宗师,师承孙游岳,为陆修静再传弟子。生活于南朝,历经刘宋、萧齐、萧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影响的道家人物。梁武帝每逢国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帝与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南史•陶弘景传》),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
陶弘景早年与梁武帝萧衍相交甚密,及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亲手写诏召之,并赐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弘景终是不应,并画双牛图与梁武帝,其图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络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见图笑曰:“此人无所求,欲效曳尾龟,岂有可致之理耶!”遂不复提聘官之事。
陶弘景虽然有梁武帝恩宠,但其经历也堪称复杂坎坷,原因就是南北朝时期愈演愈烈的佛道之争。南朝梁武帝,是史上有名的佞佛皇帝,曾下诏合道事佛。在这种大的政治格局下,就连受梁武帝恩宠礼遇的上清宗师、山中宰相陶弘景,在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也不得不屈从。为了保存上清茅山道脉,陶弘景就算躲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最后还是迫于压力,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宁波)礼阿育王塔,自誓受佛戒。甚至羽化后,也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南史•陶弘景传》中记载了陶弘景关于自己后事的遗令:
“既没不须沐浴,不须施床,止两重席于地,因所著旧衣上加生裓裙及臂衣 ,冠巾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佩符络左腋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
而文中的“道人”就是当时对僧人的称谓。也就是说,陶弘景去世以后,是穿道装、而在遗体上覆以袈裟的。陶弘景之所以用心良苦、委曲求全,正是为了避免北朝寇谦之天师道覆灭的命运,而后世却往往以此作为佛道相融的佳话,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上清茅山宗在陶弘景委曲求全地周旋下,度过了南北朝时期的佛化危机,终于在其弟子茅山宗十代宗师王远知手里被发扬光大。
陶弘景是道教著名的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药物、棋琴书画乃至阴阳五行,在医药、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多个古代科技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毛诗》、《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十五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以才学闻名。由于官场地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遂于齐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不与世交。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
归隐茅山期间,着手整理弘扬上清经法,撰写了大量的道教著作,以及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的著述。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其中的《真灵位业图》,一作《灵宝真灵位业图》,全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是道教第一部神仙谱系著作,对以往道教神仙的品级、次序做了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尤其是对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确定,以及唐代道教三清地最终确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其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