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 | 繁体 | 主办:青岛市道教协会 |   |
 
首 页
政策法规
道协动态
玄门论道
仙道贵生
玄门风范
青岛道观
史料艺术
公益慈善
视频音乐
 
 
  • 太清枫叶
  • 崂山云海
  • 海上名山第一
  • 独占鳌头
  • 崂山太清宫仪门
  • 崂山明霞洞
  •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您的位置:首 页 > 史料知识 > 道教史料
 
 
崂山金山派探微(三)

      文    郭清礼

三、金山派传播史迹
1、以崂山明霞洞为中心的传承
孙玄清创立的金山派是全真龙门派在明代成就较大的一个支派,崂山明霞洞也因此成为金山派的祖庭。以祖庭为中心,金山派又传至崂山上清宫、白云洞、明道观、凝真观、大妙山、奉阳庵、犹芳庵等处。通过实地考察,在白云洞、明道观和大妙山等地,发现了多通金山派的墓或碑,反映了金山派在崂山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1)明霞洞传承谱系
根据明霞洞石刻所载,金山派在明霞洞一至六代的传承为:
孙玄清  孙至鸾、胡至廉  于一泰、刘一品   王无相、朱无几,梁无涓,刘无泪,刘无尘,漠无□  侯上德、孙上士、王上乘、 □上信 、王上来 、高上□  陈天顺、周天□
可以看出,截止到石刻所立年代顺治十年(1653),金山派由“玄——天”字辈共传了六代18人,这18人都是明霞洞的嫡系直传。关于他们的生平事迹,史料不多,略述如下。
孙玄清收有两个“至”字辈的弟子,即胡至廉和孙至鸾。孙至鸾在《孙真人紫阳疏》中有载,嘉靖四十二年孙玄清编成丹经秘诀二十六册,“令徒子孙至鸾,具本呈进御览”,说明孙至鸾曾经到过京城,或者就是京城人,并帮其师父向皇帝献书。
胡至廉是孙玄清道法的继承者。明霞洞石刻载“□十三岁而传其法于第子胡氏”,胡氏应该就是胡至廉。《崂山续志》亦曰:“再传至抱玄真人胡至廉”。另有范士髦诗刻提到:
昨岁春,予同年兄莱阳左罗石懋第为予言,东海名胜无如崂之深幽秀奇者,每真人倍出入,涉足其中,辄生羽翰想。今春杪,都中得中玄道人自崂山来,承拜访问,示予手卷一卷,写二道真,盖其祖师普化真人,师抱玄真人遗像,至中玄而三传之。果符罗石言。窃以崂山何能即至?至其真人何容易觏?兹中玄其偶然耶?奉教之余,占数言以志仰慕夙私。崇祯辛巳(1672)年夏四月,工科给事范士髦书。[ 明霞洞石刻]
范士髦诗提到的抱玄真人就是胡至廉,普化真人指孙玄清,中玄道人指于一泰。因此,胡至廉应该是传承孙玄清衣钵的第一人,为金山派第二代。胡将道法传于第三代于一泰。
于一泰,号守元子,东昌(今山东聊城)人,全真金山派第三代。清末黄肇颚《崂山续志》称其为中玄真人,谓其师为抱玄真人胡至廉[ 黄肇颚《崂山续志》卷七,页267.]。另外,根据上引范士髦诗刻,范士髦于崇祯辛巳(1641)年春在京城见到从崂山来的于一泰,当时于一泰手上拿着一份手卷,手卷上画的是其师祖孙玄清、师父胡至廉的遗像。这说明于一泰确实是金山派第三代传人,并且与当地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来往密切。同时,于一泰也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故范士髦为其作诗一首,对其评价甚高。诗曰:
崂山闻幕久,今见牢山人。道破长生惑,方传太乙津。丹光凌日影,玄辔渺天轮。阐教须经急,餐芝任体贫。与之一来对,忘此百年身。云岭胜相约,洞天安遽臻。[ 明霞洞石刻]
于一泰大概生活于明末清初,作为金山派的第三代传人,他不仅在崂山声名赫赫,而且曾经到京城弘道传法,与一些文人官员有过密切交往。崂山石刻上有一首明末居士乔巳百的《牢山道士歌》,亦是为于一泰而作。诗曰:
牢山道士人不识,学透先天耀红日。厌薄神仙不肯为,咳唾一声天地裂。夜来传道怕高声,语落人间神鬼泣。牢山道士歌为于中玄先生赋。时崇祯辛巳五月二十三日寓京师恒昜致清居士乔巳百。[ 明霞洞石刻]
这首诗写作年代也是在崇祯辛巳年(1641),诗中提到的于中玄先生即是于一泰。据载,致清居士乔已百与范士髦是同时代共事,“十三年秋,给事中范士髦荐世任及临城诸生乔己百、内丘太原通判乔中和于朝,称为德行醇儒”[ 《明史》卷二九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忠义五]。可以看出,于一泰在崇祯辛巳年到达京城,与给事中范士髦和儒士乔巳百交往密切,并且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和推崇。此后,由于明清易代,于一泰回到崂山,在明霞洞和大庙讲学,信徒众多。同治《即墨县志》记载较详:
于一泰,东昌人,号守元子。顺治时居明霞洞,精通经义,后迁大庙,聚徒讲学,远近多徒之者。年八十四,犹如童颜。一日,谓其徒众曰:“吾去后勿建塔,筑一墓足矣。”言毕,端坐而逝。[ 同治《即墨县志》卷十二《杂稽•释道》。亦见周至元《崂山志》,页166]
《即墨县志》记载于一泰在顺治时居明霞洞,后迁大庙。通过对即墨大庙山的实地考察,发现庙内有一块康熙二年的残碑头,碑头下方约有20多个字还可认清。并且发现了于一泰的墓地,有一通当代人立的墓碑,上刻“清末时期大庙山道长,于一泰之墓。大庙山修复人净度、净善立,公元二00九年九月。”当然,墓碑记载于一泰为清末时期人,明显有误。但是,如果于一泰的墓地在大庙属实,则说明《即墨县志》的记载是正确的,于一泰直到清朝顺治年间仍在崂山明霞洞、大庙等地活动。
于一泰传法于刘无尘,号守玄山人。刘无尘之徒为王冲阳。[ 黄肇颚《崂山续志》卷七,页267.] “冲阳”应为道号,按金山派派字诗“玄至一无上”,王冲阳应属“上”字辈,即明霞洞石刻的“王上乘”。
王冲阳(王上乘)是金山派第五代传人,明霞洞、上清宫石刻都有谱系记载。王冲阳既是明霞洞的住持,后来又恢复了上清宫,开创了大庙道场,是清初的一位著名高道。清代贡生黄宗崇撰有《赠明霞洞王道人小记》,记载了王冲阳于顺治、康熙年间在明霞洞、上清宫、大庙等地的活动情况。(详见下文)
王冲阳在明霞洞的传人有陈天顺、周天等人。由于明霞洞石刻所立年代为清顺治十年,此后明霞洞的传承谱系不见石刻记载。但是,明霞洞作为金山派的祖庭,一直传承不缀,历史上高道辈出,影响深远。如在清代中叶,有明霞洞道士张然江,工诗善画,受到时人称赞。
张然江,清高密人,家产素丰,然生性恬静,不喜浮华,工诗善画,与其兄同为本地名士。清嘉庆年间弃家来到崂山明霞洞,大喜道:“山青海碧,是足以栖吾矣。”遂着黄冠入道矣。其兄寻访而至,劝其回家,终不肯,兄叹息而去。张然江所画山水,清淡中意境深远,见者皆赞为逸品。
另外,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在明霞洞周围发现了8通墓碑,因在文革期间毁坏比较严重,大多分不出年代,字迹模糊,只有少数墓碑有“皇清”字样。墓碑记载最早者是金山派十三代“浮”字辈,最晚是二十代“真”字辈,共有20人的姓名,其中2人不确定辈分。现将这些不完整的人物名单整理如下:
□浮云   □浮平    慕浮□    □浮塞  □浮笋   □浮静    子浮□
陈坐端   □坐□    □坐安
王自山   □自俭    □自□
谭然祥   □然远    王然当
王全□
林真宁
皇清羽化先师佐□
皇清羽化先师王湳
总之,根据有关文献及现存石刻墓碑记载,明霞洞自明孙玄清开始,到清末共传承了约20代,能够找到姓名的道士约40人。
 
(2)上清宫金山派传承
崂山上清宫原是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的道场,元代重修,至明隆庆初年,上清宫又倾圮败落。据载,孙玄清晚年居住于上清宫,并对上清宫进行了重修。此后,上清宫一度荒颓,至第三代于一泰时,又予重修,特别是在第五代王上乘时期,即康熙初年进行了大规模重修,使之金碧辉煌,徒众达数十人,影响一方,成为金山派的一大道场。
在上清宫庙后有一块高大的摩崖石刻,上刻有“孙真人紫阳疏”及上清宫道众的传承系谱,刻立年代为清康熙庚戌年(1670)。石刻所载上清宫传承如下:
于一太 刘无尘、张无决、刘无念、朱无几、刘无境 王上乘 吕天行、乔天福、胡天进、许天爱、张天护、万天显、孟天意、黄天慧、程天理、宋天智、杨天存、刘天报、隋天胜、肖天明、李天□、崔天□、隋天□ 王元山、史元根、宠元海、程元理、隋元□、隋元喜、李元见、成元快、高元性     
可以看出,上清宫是以于一太(泰)作为开山始祖,而于一太(泰)、刘无尘、王上乘等,同时也出现在明霞洞石刻中,说明金山派大概从第三代于一泰开始向外扩展,上清宫道场得以恢复,规模日渐扩大。于一太在上清宫传有刘无尘等五位弟子,再传第五代王上乘,再传第六代吕天行等十七人,再传王元山等八人。可见,大概在王上乘之后,上清宫一度非常繁荣,弟子众多。这可能与王上乘(冲阳)的弘扬有关。据大庙山“玉皇殿碑记”记载:
余昔尝游下清,喟然叹上人之无成。因登上清,益以荒颓滋概。及探明霞,则得羽士号冲阳者,可胜道哉!无何,冲阳出洞,远近之服其教者踵相接也,遂重修整上清,金碧增丽。[ 黄肇颚《崂山续志》第348页。]
这篇碑记是清代贡生黄宗崇撰于康熙十二年(1673),碑文记载了王冲阳重修上清宫,使之金碧增丽的事实。黄宗崇,字岳宗,清代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岁贡生,游崂山九水时留有《九日同游九水二首》,又有《夜游九水记》和《那罗延窟记》两篇游记。黄宗崇还撰有《赠明霞洞王道人小记》,自述曾于顺治九年(1652)游崂山,至上清宫,见宫院荒颓,又至明霞洞,遇王冲阳,绰约如处子,清癯淡漠,习静洞中。见客至,拾松枝煮涧水,出所制黄精为饭。与之交谈,不测其深浅。十余年后,黄宗崇闻上清宫已修整,四方来游者,皆称赞王冲阳。又闻大庙有异人,戒律精勤,弟子甚盛,为崂山羽士之首,心窃慕之。黄宗崇往见,识其为十余年前所见之王冲阳。黄宗崇感概说,不意清癯淡漠之人,一旦起而弘道,能有如此大的影响。[ 参见黄肇颚《崂山续志》卷七,页269]
根据黄宗崇所记,王冲阳大概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初在明霞洞修道,后修复上清宫和大庙,戒律精勤,为崂山道士之首。又据《崂山续志》载:
王冲阳,精通经义,聚徒讲学,远近多从之。初居明霞洞,远近服其教者接踵而至。后重修整上清宫。后迁大妙(庙)山,创建玉皇殿,以祀玉帝,戒律精勤,弟子甚盛。年七十五,犹如童颜。
可见,王冲阳确实是崂山的一代名道,他不仅修复了上清宫和大庙,使金山派在崂山的道场增多,而且他还聚徒讲学,远近服其教者接踵而至,影响巨大。
王冲阳作为一代高道,甚至赢得了一些文人儒士的仰慕,声名远扬。如上述黄宗崇为他写《小记》,并撰《玉皇殿碑记》等,对王冲阳赞赏有加。另外明霞洞石刻有一首诗,是清代陈元捷赠与王冲阳的。诗曰:“北海寻仙侣,南山见异人,才知阆苑路,遂问武陵津。定性波千尺,澄怀月一轮。岩阿差足乐,瓢衲不为贫。已醒梦中梦,方知身外身。东临三岛近,上圣岂难臻。”后题“康熙壬子秋日,东海闲官陈元捷诗赠冲阳王炼师,次范给谏韵”。康熙壬子为1672年,正是王冲阳声望高涨时期。
总之,清朝顺治、康熙年间,金山派传至第五代高道王冲阳,在他的弘扬和影响之下,金山派由祖庭明霞洞向外扩散,首先修复了上清宫,使之辉煌增丽,进而修建即墨大庙山玉皇庙与圣母祠,使金山派在崂山的影响与日俱增。当时开创的大庙山道场也一直传承不辍,直到今日,即墨大庙山(大妙山)有玉皇殿、王母殿、三清宫、三官殿、龙王殿、三星殿、圣母殿等七座大殿,仍传承金山派。
(3)白云洞金山派传承
          (图24)
白云洞位于崂山东部海滨,由明末道士田白云创建。关于田道人的生平,资料较少。《崂山续志》载:
田白云,田道人所自号也。道人不详所自始,始辟洞居之。洞距上苑南五里,幽奥清邃,足资养炼,宜乎清修之士,入而不出。碑载:道人参玄悟道,养气成真,白日飞升。演其教者,亦复代不乏人,足为名山生色云。[ 黄肇颚《崂山续志》第315页,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8年版]
田白云是田道人之号,至于他的法名,不得而知。另据周至元《崂山志》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崂山白云洞道士王生本曾立有一碑,名《白云洞历代碑》,碑文记述了白云洞历代祖师之功果,可惜碑文已佚。又据《崂山志》载,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白云洞道士田白云的传人宋天成在原采药山房处建明道观,奉全真道金山派。”[ 周至元《崂山志》96页]那么以此分析,田白云至少是金山派“上”字辈,或许更早。
白云洞自田白云开创以来,一直是金山派道场。乾隆三十五年(1770),道士赵体顺主持重修后初具规模。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白云洞一直是金山派的主要基础庙宇,历代不断重修,古朴壮丽,高道辈出,弟子众多,传承不缀,影响深远。从田白云之后,白云洞的传承几乎没有中断,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高道,他们或医术高超,或以养生见长,或以方术济人,均能修行有得,造福一方。现据有关记载,简介如下。
宋天成,号水一,安邱人。幼习儒,中年入道,六旬余,云游天下,复归崂山。康熙四十七年,端坐化去。[ 黄肇颚《崂山续志》315页]
王生本,邑人,号得一子,康熙时居白云洞。工医术及堪舆,食五谷不去皮,百十八岁,须眉皆黑。一日聚其徒曰:“今日立春,吾将去矣!”言毕,端坐而逝。时嘉庆廿四年也。[ 同治《即墨县志》《仙释》十二]
赵体顺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白云洞在道士赵体顺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重修,建起了以青龙阁为主体的殿房24间,计有400多平方米的人工建筑。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青龙阁,分上下两层,长约12米,共有6个门楼,主殿正前台阶11级,青龙阁门前台阶33级。
徐坐全 号端阳,宁海人。幼失怙,事母孝。出家后,留心导引之术,面壁石室中不出。后忽游关外,栖大沽山之白云寺。门人踪迹得之,坚请归。自此绝粒无言,终日不出户。光绪改元四月,整衣冠,拜朝暾,遍拜诸道侣,入室端坐而化,年九十四。
张坐源 胶西人,号窥妙子。少多疾,遇方士得愈,且授以符水书。叩其姓名不答,曰:“学吾传,行吾术,济物而不立功,何以名为?”出家后,每以方术济人。暮年处青龙石窦中,不与世事,侪辈或侮之,但逊谢弗校也。一日诏其徒曰:“明晨当来视我!”既往,端坐逝矣。后有至洞酬医者,谓缘师路过,为瘳危疾得愈,是以来酬。盖化去半载矣。
邹全阳,清荣成人,民国初年,入崂山白云洞出家,此后云游访道于名山,云屐所至,遍于五岳。十年后,方回即墨县武庙居住。当时,武庙已经荒废,邹全阳多方募化重新修复,并建吕祖阁。建成后,命其徒王真朴守庙,自己复入白云洞修行。1934年,邹全阳于白云洞建青龙阁,砖木结构,斗拱出檐,风格古雅,蔚为壮观。1939年5月4日,日军入侵白云洞,残害邹全阳等道士四人及巡山乡民二人。其徒有王真吾者,安丘人,落落有气节,因厌恶世务冗沉,来崂山白云洞拜邹全阳为师。不久,其亲人去世,遂回家奔丧,丧事完毕后,重新回山修行。日军残杀其师等人时,适逢王真吾有事外出而幸免于难。回来后尽收遗骨掩埋,叹道:“人生所重义耳!今国亡、亲殁、师死,吾安能偷生?”众道士请其担任洞主,辞而不就。数日后,至崂山雕龙嘴,脱衣冠北面再拜,蹈海而死。三日后,遗蜕随潮水漂至崂东文武港,面目如生,当地乡民葬之,并立碣永志。[ 以上从赵体顺至邹全阳之事迹,均参见任颖卮《崂山道教史》。]
白云洞历史悠久,香火绵延,尽管历史上曾遭遇战乱兵火的毁坏,但尚留有很多遗迹石刻,从中可以管窥白云洞曾经的辉煌。笔者在实地考察白云洞时,共发现石刻1处,墓塔4处(其中2处完整,2处有损),墓碑15块碑(其中11块较完整,4块有残)。在白云洞洞口右侧巨石上刻有《大门碑记》,碑文曰“玄清老祖十代弟子/王生本 赵体顺 李性元/大清/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立”[ 白云洞石刻],反映了白云洞大门在乾隆三十四年曾经重修,当时住持道人为王生本、赵体顺、李性元。另外,通过对残存的碑石进行辨析,统计出历代白云洞金山派道士共29人,其中年代确定的23人,不确定的6人。这些道士的分布年代为:
乾隆年间3人   生字辈1人  体字辈1人 性字辈1人
道光年间5人   性字辈1人  空字辈1人  自字辈1   浮字辈2人
咸丰年间9人   空字辈3人  坐字辈3人   自字辈3人
同治年间1人    体字辈1人
光绪年间3人    坐字辈1   是字辈1人 不确定1人
民国年间2人    全字辈1人  真字辈1人
这些道士都是按金山字派取名,具体姓名如下:
王生本
赵体顺
李性元  
王浮聪  王浮德 传浮来 
王空□  刘空□  □空□ 吕空可  孙空令  王空遥  许空隼  闫空清
孙坐齐  陈坐省  张坐元 陈坐魁  □坐□  叶坐春
孙自人  王自顺  郝自乡  张自成
□然钦  □然安
程全赢
□真正     伦真童
总之,根据残存的石刻以及文献记载可知,白云洞自田白云创建以来,一直传承金山派。清代初年从“天”字辈的宋天成开始,一直到清末第二十代“真”字辈,几乎每代都有传承,能找到姓名的道士有数十个,反映了崂山白云洞作为金山派的主要庙宇,在清代一直传承不辍,香火旺盛。
民国时期,白云洞曾一度辉煌鼎盛,后来因日寇侵华而遭劫难。1935年前后是白云洞庙鼎盛时期,有道士40余人,房屋70间,土地700多亩,山岚2000余亩。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常驻于此,并在洞内设有修械所。1939年,日军入侵白云洞,杀道士4人及雇工2人,一名幸免于难的道士悲愤之极,亦投海自杀。日军纵火焚烧所有房屋,掠去珍贵文物。1940年修复房屋14间,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该庙尚有道士10人,土地700多亩,房屋24间。[ 参见任颖卮《崂山道教史》。]
又据现居崂山脚下的金山派后裔云山道人周常忠口述[ 笔者走访资料。云山道人,姓周名济,字常忠。1938年出生,山东胶州人,自幼出家白云洞,1957年来崂山太平宫,文革期间被安置于林场工作,现已退休。],解放后白云洞仍然住持金山派道士,前后有于全德、郑真生、朱真传、匡常修等约30多人,并且“是、全、真、常”四代同住。
在当代金山派道士中,有很多曾经在白云洞出家。如泰山的张常明,崂山的匡常修等,都是民国期间在白云洞出家,后来一直延续着崂山金山派的法脉。
(4)明道观金山派传承
         (图25)
崂山明道观是金山派在崂山的另外一处重要宫观。明道观位于崂山东麓招风岭前,海拔800多米,为崂山庙宇居地最高者。明道观始建于唐代,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金山派道士宋天成重修后,成为金山派的道场。
据载,明道观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分东西两院,东院祀玉皇,西院祀三清,共有房舍32间。光绪年间是该观鼎盛时期,有道士18人。民国十九年,增筑客舍三间,遂益臻完美。1939年,该观被日军烧毁房屋15间,后逐步修复。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有道士5人。
明道观自康熙五十三年宋天成重建后,一直是金山派的道场。关于其传承情况,文献记载甚少。笔者在实地考察中,共发现四通碑。第一通是山门外乾隆四十八年间所立庙产碑。碑文字迹比较模糊,仔细辨认尚可读。记录的是清政府调解佛道与当地村民发生冲突之事,文中有“特授山东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兵备道兼备兼管驿传水利事务加三级记录”、“僧道完纳国课者,该处所有树木应归本庙管理,官民不得势压擅伐”等语。第二通碑是在明道观内一口井旁,碑体完整,但字迹已经无法辨清。第三通碑是镶嵌在明道观外墙内,内容为“光绪三十一年三月立/道人洪是宾监修同/大众自捐钱二百吊”,记录了金山派十八代弟子洪是宾于光绪年间修缮明道观事宜。第四块是墓碑,内容为“金山派下第十一代/羽化先师尹公讳体泰之墓/同治五年六月 立”。因此,从这些残存的石刻资料来看,明道观作为金山派的道场,在清光绪年间已传到十八代“是”字辈。
 
 
 
 
 
 
 
青岛市道教协会 版权所有 Laoshan Taoism 鲁ICP备13020418号-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29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