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 | 繁体 | 主办:青岛市道教协会 |   |
 
首 页
政策法规
道协动态
玄门论道
仙道贵生
玄门风范
青岛道观
史料艺术
公益慈善
视频音乐
 
 
  • 太清枫叶
  • 崂山云海
  • 海上名山第一
  • 独占鳌头
  • 崂山太清宫仪门
  • 崂山明霞洞
  • 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您的位置:首 页 > 史料知识 > 道教史料
 
 
未就丹砂愧葛洪

 未就丹砂愧葛洪
高明见

在崂山太清宫东山蟠桃峰下面的山路上,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头,上面刻着“太白石”三个大字。离太白石不远的一处石崮上,刻着李白写给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一首诗,诗文是: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升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诗中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政治生涯的失落,和对神仙生活的无限向往。而且,诗中还告诉了我们,李白曾经来过崂山“餐紫霞”呢。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身份难道仅仅是“诗人”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的。李白是盛唐的一个传奇,他不但是诗人,也是剑客和纵横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白其实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道士。
(图19)
1、崇道的大唐盛世
“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的月亮,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
沿着掌纹烙着宿命,今宵梦醒无酒。
沿着宿命走入迷思,梦里回到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胶漆。
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
……”
这首《梦回唐朝》的歌词,道出了今天的人们对那个遥远年代的无限憧憬。提起唐朝,人们无一例外的会想到诗,因为那是一个诗的王朝;提到唐朝,人们也无一例外的会想到盛世,因为那是一个中国封建史上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可是,提到唐朝,极少有人会想到,那其实还是一个道教的王朝。在那个朝代里,道教的教主老子被追认为皇帝的祖先,道教被作为国教位列三教之首,道士还被纳入宗正寺管理,而且班次仅排在诸王之下。唐代的宗正寺那可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呀!将道士划归它管理,也就是视男女道士为自己的本家,拥有皇族的身份。而且唐玄宗还亲自接受了高道司马承祯的道教上清法箓,成为继北魏太武帝之后的又一个“道士皇帝”。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大气、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唐盛世,是不是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等道教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呢?
那么,唐朝的帝王们为什么会崇奉老子和道教呢?这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首先,是出于抬高其家族门阀的政治考虑。唐初以前,中国社会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非常强大,如果不是名门望族,就算你做了皇帝,也难以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公众的认可。高祖李渊虽然是关陇贵族出身,但是由于关陇集团都是些军事贵族,是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后起之秀,所以历来被中原贵族瞧不起。于是,李唐统治者为了提高其门第,神化其统治,就利用道教所信奉的教主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的关系,尊奉老子为始祖,宣称自己为“神仙苗裔”,这样就达到了借神权提高家族地位的目的。
其次,是出于改朝换代合法性的舆论需求。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统治阶层内有权势的人物也都伺机而动,为争夺最高政治权力而展开斗争。在当时的形势下,道士们或者躲进山林静观待变,或者积极参入其中寻找靠山。在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中,鲜卑贵族出身的唐国公李渊最受道士们的青睐,具有政治眼光的道士纷纷投靠在李渊麾下,为李唐开国大造谶语。这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楼观道士岐晖和上清茅山宗道教宗师王远知。早在隋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征辽时,岐晖就跟弟子们说:“依我看哪,再过几年世道就要变了!”有人问岐晖:“那么谁将会替代隋朝呢?”岐晖肯定的说:“会是老子的后代,而且道教也必将勃兴。”这话很快就传播开来,为李渊起兵反隋夺取天下创造了舆论声势。而且当李渊决定起兵招兵买马时,岐晖还将道观的所有钱粮悉数奉赠;当李渊兵发蒲津关时,他又跟道众说:“这次来的是真命天子啊!天下从此平定了!”亲自率领八十余名道士打着“平定”的大旗到关迎接李渊,使得李渊大为感动,说:“歧神仙如此仗义,节衣缩食为我筹集粮草,实在是忠义可嘉!等我坐上王位,一定不会忘记你们。”道教上清茅山宗的宗师王远知,本来也深受隋炀帝的敬重,但是他看到隋炀帝实施暴政,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眼见隋炀帝大势已去,也投向李渊,称自己“奉老君之旨”,向李渊“预告受命之符”,借此宣称李氏取代隋朝是“奉天承运”。
试想,一个西北的道教领袖、一个中原的道教领袖,都不约而同的宣告李氏要取代杨氏的谶语,为李渊夺取政权尽心竭力,李渊登基称帝后自然也不会忘记道士们的好处。崇奉老子和道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李渊称帝以后,不断提高道教的地位,先后三次组织群臣讨论道儒释谁先谁后的问题,都没有结果。李渊只好朝纲独断,决定“道大佛小”,发布了“先老(道),次孔(儒),末后释(佛)”的诏令。
(图20)
同样的,唐太宗李世民能够登基坐殿,也有赖于道教的支持和协助。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在出兵讨伐洛阳王世充的途中,就曾和房玄龄微服出访,拜访过高道王远知。王远知不愧是高道,出迎时一眼就认出了来者的身份,问道:“二位之中有圣人,莫非是秦王吧?”李世民见身份被识破,也是暗暗称奇,只好以实相告,王远知告诫他说:“你以后当做太平天子,愿秦王善自珍重。”后来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以法琳为首的佛教徒支持太子,而以王远知为首的道教徒则拥戴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取得皇位后,要重用王远知。王远知以年迈为由,坚辞回茅山隐居。唐太宗只得依从,并派人护送直至茅山,并在茅山为他修建了太平观,以示尊敬。当时人称王远知为“王法主”。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继续延续了高祖以来的崇道抑佛政策,颁布了《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的诏令,理由是:“唐朝的祖先是老子,道教对唐朝夺取天下有功”。同时,唐太宗以隋朝的教训为鉴,运用《道德经》的政治主张治理国家,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使得唐朝国力迅速提升,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唐高宗即位后,于乾封元年(666)专门去亳州拜谒老子庙,正式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上元二年(667),高宗采纳群臣的建议,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道德经》列为上经,位于《论语》等儒家经典之首,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正式科目。同年,又下令将道士隶属于管理皇室宗教事务的宗正寺,班次排在诸王之后。这就意味着,道教不仅成为唐朝的国教,也是皇家的宗教;道士不仅是道教的信奉者,也拥有了皇族的身份。
随着著名的“开元盛世”的来临,道教也进入了全盛发展的时期。这主要归功于唐明皇玄宗的大力支持和超常的喜好。玄宗崇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道祖老子的继续神化和崇拜。唐高宗时,就已经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了,这使得老子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既是神仙之祖、又拥有皇帝身份的人物,神仙、皇帝一肩挑,比孔子的地位要高得多了。孔子只是个“文宣王”嘛!而老子却已经是“皇帝”了。但是,唐玄宗还觉得不过瘾,还觉得意犹未尽,他不但多次在不同场所利用种种机会大力讴歌圣祖玄元皇帝,多次亲自到玄元皇帝庙去祭拜祈祷,还不断地提高对老子的封号,将老子的地位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如天宝二年(743)追尊老子封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749)又加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再次加封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与此同时,唐玄宗还诏令天下各州都要修建玄元皇帝庙,并大量制作老子神像分布天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崇拜玄元皇帝的热潮。
其次,是对道教经典的推崇和推广,设置崇玄馆和玄学博士,成立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开科取士。这四子真经是哪几部经呢?就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庄子所著的《南华经》(《庄子》),文子所著的《通玄经》(《文子》)、列子所著的《冲虚经》(《列子》)。唐玄宗规定,《道德经》为诸经之首,并于开元二十一年(733)正月下令,无论士人庶民,必须家藏《道德经》一部!而且,为了以身作则,唐玄宗还带头认真研读并亲自注解《道德经》。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月,命令两京及各州设置崇玄馆,招收学员,教他们学习《老子》、《庄子》、《列子》和《文子》,每年进行科考,这就是道举制度。天宝元年(742)正月,又下诏令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图74、75、76、77、78)另外还积极开展对道教经典的搜集整理和传播工作,于天宝七年(748)编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
再次,是倡导斋戒和制作道乐,规定天下各州均需遵守道教节日的制度。唐玄宗痴迷斋醮,所以对斋醮乐曲特别欣赏和重视,曾经令高道司马承祯制作《玄真道曲》,李含光制作《大罗天曲》,贺知章制作《紫清上圣道曲》。兼之他自己多才多艺,又精通音律,是一位造诣很高的音乐家、梨园界的祖师爷,所以还亲自制作道曲《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降真招仙之曲》和《紫微送仙之曲》等,并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而且唐玄宗还下令,道教的重要节日如二月十五日老子圣诞和三元节等日子,全国上下都要设坛祭祀并禁止屠宰。
最后,是尽量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真正提高道士地位呢?那就是自己来做道士!早在开元九年(721),唐玄宗就派专使迎请茅山高道上清宗第十二代传人,也就是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的第四代弟子司马承祯进京,向他请教道教的一些问题。唐玄宗越听越觉得道教真是博大精深!对司马承祯是敬佩不已!于是干脆拜司马承祯为师,接受了道教法箓,正式成为一名道士皇帝。何为道教法箓?道教法箓,也称“法箓”、“道箓”、“经箓”或“戒箓”。箓即“记录”的意思,道教的“箓”共分两种,一种是登真录,也就是道士名册,上面记录着入道者的姓名、道号、师承和道阶等身份资料,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一份行业资格证书。有了登真录,才能学习道法,具备主持斋醮的资格;另一种是天神名录,是记载着天神地祇的名讳、职能等的牒文。通晓此法箓,斋醮时候才能召唤哪些神灵,遣往何方,执行何职,才有镇伏妖魔邪鬼的威慑力量。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古代道教要求,凡入道者必须受箓。反过来说,既然受了法箓,就必然是道士。
古代道教法箓的传授,是有品阶的。据《隋书•经籍志四》记载:“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 也就是说,在隋唐时期,道教最高品阶的法箓是上清箓,这是由于上清茅山宗在当时是道教的主流。唐玄宗既然受了道箓,当然希望作最高品阶的道士,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再受上清箓。可是遗憾的是,此时的司马承祯已经羽化登仙了,不能再给他传授道箓了。不过,这种小问题还是难不倒皇帝的,司马承祯不在了,可是茅山高道还多得很呢!吴筠就是其中的一个。吴筠与司马承祯同出于潘师正门下,乃是同门师兄弟,他既是唐代著名的高道,又是著名的诗人。就这样,唐玄宗将吴筠请进了皇宫的大同殿。唐玄宗向他请教道法的精要,吴筠说:“道法的精要,没有超过《道德经》的,与它相比,其他的不过是白白浪费纸张而已。”唐玄宗再问起神仙修炼之事,吴筠回答说:“这都是山野之人做的事情,主要是靠长年累月的积功修德来获得,却不适合陛下您来做这样的事情。”吴筠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皇帝,您的职责是勤政爱民,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您的功德所在,才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神仙修炼的事情,您还是省省吧!唐玄宗不死心,其后又多次请教,吴筠只是以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名教世务来应对,闭口不谈道法修炼之事,搞得唐玄宗也没有办法,传授上清法箓的事,自然也就免开贵口了。
(图21)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别寻蹊径吧!天宝四年(745)二月,唐玄宗召来了司马承祯的弟子李含光,向他请教道法。为了表达诚心,每次请教前还斋戒沐浴,做得相当郑重其事。不过,李含光做得更绝,住不了几天就嚷嚷着身体不舒服,非要回茅山。其实李含光和吴筠的用意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唐玄宗要以国事为重,不要痴迷于道法。就这样拖延来拖延去,一拖就是三年,唐玄宗的上清法箓始终没有得逞。皇帝毕竟是皇帝,皇帝要做的事还没有什么人能挡得住!皇帝要做高级道士的愿望是必须要达成的!没有人愿意给自己传授上清法箓,那就自己来传授吧!天宝七年(748)三月十八日,唐玄宗在大同殿为自己传授了上清法箓。此前预先派人告诉了李含光受箓的日期,然后在三月十八这一天,于大同殿遥拜李含光为度师,赐李含光“玄静先生”之号,又赐一袭法衣作为拜师的礼物。搞得李含光哭笑不得。
唐玄宗除了继续延续唐高宗对道教徒隶属于宗正寺的政策以外,还将朝廷专门管理道教事务的“崇玄署”,也一并归属于宗正寺,其用意就是把道教提高到皇家宗教的地位,可以享受到皇家特权。不仅如此,唐玄宗还给了道士犯法不以俗制处罚的特权。皇帝的礼敬和尊崇,使得道教和道士的地位空前提高,社会上的奉道之风也发展到了极致。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以身作则做了道士,臣子们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当时人人都以拥有一个道士身份为荣耀。很多的皇子公主和妃嫔也纷纷加入道教,这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名单,比如武则天女太平公主,睿宗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玄宗女寿安公主,代宗女华阳公主,宪宗女永嘉公主、永乐公主,穆宗女义昌公主、安康公主等都曾为女冠……。著名的杨贵妃,也被度为太真宫女道士,道号“太真”。很多王公大臣如宰相李林甫,也为了迎合潮流,将自己的府宅改为道观。太子宾客贺知章也曾度为道士。许多的社会名流、骚客文人,也都加入了道教的行列。
这些人里面,当然少不了号称“谪仙人”的李白。

2、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图79)
这是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描述,短短四句话,就把这位比自己大了整整十一岁的大诗人仙
风傲骨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诗和酒,确实是李白身上两个最大的标签。李白的诗写得好,那是不消说的了。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脱俗,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而且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代表着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而且,他的诗不仅受到老百姓的喜欢,也为上层社会所欣赏,唐文宗李昂就曾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唐朝的“三绝”,分别号称“诗仙”、“剑圣”、“草圣”。在诗人辈出的年代里,能称得上“三绝”之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李白的酒,跟他的诗同样有名,被称为“酒仙”。古代文人素来就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但是饮酒能够饮到李白这种境界的文人,还真是绝无仅有。天宝元年(742),李白受到道士吴筠和玉真公主的引荐,被唐玄宗召到了京城长安。这已经是他一生中第二次到长安了。在等候皇帝召见的时间里,李白先去拜访了诗人兼大官的贺知章等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就被他身上那种俊逸脱俗、飘飘欲仙的气质所吸引,脱口而出道:“君真乃谪仙也!”意思是说李白是从天上下放到人间的仙人。就连风度翩翩的才子皇帝唐玄宗,在第一次接见李白时,也被李白的这种气质所折服,他看到李白远远而来,竟然不知不觉的从丹陛上走下来,亲自上前迎接李白。
玄宗确实非常欣赏李白的气质和才华,两人第一次相见就封他为“供奉翰林”,成为天子的近臣。唐代翰林的主要职责是陪伴皇帝读书、作诗,并不参与政治性的决策事务,这未免让李白大失所望。所以,虽然皇帝对自己极为欣赏,经常带着自己一起游宴,但对于渴望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的李白而言,显然是大材小用了,这让李白很是不满。因此,李白在待诏翰林期间,很快就故态重萌,又摆出了闲云野鹤的山野脾气。他经常出宫到长安街酒肆里借酒浇愁,结识了不少酒友,尤其与太子宾客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七人投缘,常常聚到一起喝的酩酊大醉,旁若无人的招摇过市,被当时人称为“饮中八仙”。
(图22)
据传说,有一次宫中牡丹花盛开,唐玄宗要陪杨贵妃赏花,顺便在皇宫举办一场大型的歌舞派对,需要李白来为新的曲目填词呢,却找遍了皇宫也没有这位翰林的踪影。宫中的使者最后找到了长安街上,终于在一家酒肆里发现了已经烂醉如泥、呼呼大睡的李白。皇帝催得紧,使者也没办法等到李白醒酒,只好将醉醺醺的李白架到了宫中。太监们一看,又好气又好笑,这人还睡着呢!怎么见皇帝?只好取来冷水浇脸,才算是把李白弄醒了。大太监高力士催促李白:“皇上找你都半天了,等你填词呢!快些打扮打扮跟我走吧!”按照当时的礼仪,入阁是要换穿布鞋的,半醉半醒的李白这点礼节还是明白的。只见他抬起脚来,对着身边的高力士喝道:“给我脱靴子!”高力士被李白的气势镇住了,不由自主的跪下来,为李白脱去靴子,换上布鞋。拜见玄宗后,李白在半醉中挥毫填词,文不加点,顷刻间就写成了三首《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第一首以牡丹比喻贵妃,歌咏她的美艳动人;第二首运用巫山神女的典故,以带露之花比喻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丹。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等都是清新自然的佳句。唐玄宗和杨贵妃看罢,都甚是喜欢,立刻命自己亲自调教的梨园弟子们奏乐,大歌唱家李龟年亲自演唱,果然是绝妙好辞。唐玄宗龙颜大悦,心想这李白的诗可真超凡脱俗啊!不过这三首都是七律,还得有几首好的五律才行啊,于是再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李白抬起醉眼,看到宰相杨国忠侍立在皇帝之侧,心里就老大不高兴。心想这小子胸无点墨败絮其中,就靠着是杨贵妃的堂兄,一味的钻营巴结竟然就混上了百官之首的宰相!我今天可得作弄作弄他,替天下有才人出出这口恶气!于是就借酒装疯,冲着杨国忠说:“捧墨来!”杨国忠听得一愣,心想这是叫我呢?不是吧?就装没听见。唐玄宗扭头说:“叫你捧墨呢,你怎么不去?”杨国忠没办法,只好乖乖地为李白捧墨。李白拿过笔,蘸着杨国忠手里捧的墨,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更是高兴,心想李白真是才高八斗啊!以后得重用他。
唐玄宗是龙颜大悦了!可是有人却不高兴了!这人就是高力士和杨国忠。高力士何许人也?那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因为帮助唐玄宗李隆基平定了韦皇后和太平公主的叛乱而得到重用,累次封官至冠军大将军、渤海郡开国公。杨国忠呢,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宰相。而李白呢?只不过是一个待诏的翰林,唐代的翰林徒有清贵的声誉,却是没有品秩的。你想,这两个人如何了能受得了李白的作弄?都引为奇耻大辱,时刻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再说杨贵妃,自从看李白写的那三首赞扬自己美丽的歌词后就无比喜欢,回来后经常一个人哼哼着唱。高力士听了,乘机问杨贵妃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还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大惑不解,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我为什么要恨之入骨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这也太作践娘娘了!”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李白等了很长时间不见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辞去那只能逗君王开心的翰林差事。唐玄宗虽然爱惜李白的才能,但再怎么说李白也比不上杨玉环重要啊!既然爱妃讨厌李白,那就赐金放还吧,免得惹娘娘不开心。
又据《唐才子传•李白》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骑着毛驴遨游天下。有一次登华山时,乘醉骑驴经过华阴县的衙门。差役见这人好大的胆子!过县衙竟敢不下驴!就把李白扭送到县令面前。县令闻听缘由,也是勃然大怒,问李白:“你是何人,胆敢无礼!”李白不加辩白,在供状上面写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县令看了,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道歉说:“不知翰林至此。失敬失敬!”李白长笑而去。
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历史上的高力士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为人耿直公正,性情平和恭谨,做事小心谨慎,从不阿谀权贵,对唐玄宗也是忠心耿耿,称得上是一个贤宦。所以李白的离去,跟高力士、杨贵妃之流并无关系。其实李白被放逐的真正原因,乃是诸同僚的嫉妒和排挤。由于李白名气大,经常被一些上层人士邀请饮酒,引起了一些同僚的不满。这些人想方设法罗织罪名,编排李白的坏话,最终将李白排挤出了朝廷。而导演这幕丑剧的领头羊,就是已故丞相张说的儿子张垍。可见同类相残、文人相轻,那是一点也不假的。
(图23)
3、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今天的人们一提起李白,就会想到他是个爱饮酒的大诗人。诗和酒,成了贴在李白头上的标签。可是大家知道吗?诗和酒充其量只不过算是李白的业余爱好而已。真正让李白自己感到自豪的才能是什么呢?诗人余光中的《寻李白》,似乎道出了一些端倪: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不错,是剑气!孔老夫子说:“吾年十五而志于学”,孔子学的当然是儒家的六艺。那么李白十五岁的时候在学什么呢?在李白写给韩朝宗的求职信中,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能够把剑术堂而皇之的写进如此重要的求职信中,足见李白对自己的剑术相当的满意。事实上,李白的剑术确实十分高明。在唐朝的“三绝”里,虽然没有李白的剑术,但他的剑术也许只在裴旻一人之下而已。因为李白的剑术,那可是跟“剑圣”裴旻学的!裴旻的剑术精到什么程度呢?据《独异志》记载,裴旻将军母丧期间,专门跑来请吴道子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像数壁,以为母亲做些功德。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没作画了,已经没有灵感了。废画已久,将军如果有意,就请为我舞剑一曲,或许我还能获得些灵感。”裴旻听了,心想这还不容易吗?立即脱去孝服,当着画圣吴道子的面表演起剑术来。据说是左旋右抽、走马如飞,正舞到兴头上,裴旻突然将剑高高抛起入云,达数十丈,但见宝剑如电光般激射而下。再看人家裴剑圣,那真是忙家不会、会家不忙!不慌不忙伸出剑鞘,稳稳的将从天而降的宝剑纳入鞘中,称得上是神技了。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赞叹不已。吴道子看了裴旻的舞剑英姿,顿时灵感大兴,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势飞舞,天上竟然刮起了飒飒大风,观者无不心惊胆战。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据说这幅为裴将军所画的《除灾患变》是他自认为平生最得意的作品。此外,吴道子所画的《地狱变相》也是其代表之作,据说画中的地狱景象令观者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竟然使得长安两市上的人们都惧罪修善,连鱼肉都不敢买卖了。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李白的剑术能得裴剑圣调教,自然也是不错的了。如果认为这是李白自我吹嘘的,不足为凭,那么就看一看当时其他的人是如何描绘李白的吧。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这样描绘李白:“眸子炯然,哆(音:CHI,嘴大的样子)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籍。曾受道箓于齐,有青绮冠帔一副。少任侠,手刃数人。”意思是说李白目光炯炯有神,张大嘴巴就像饿虎,有时装束打扮起来,十足风流范儿。而且曾在山东受过道箓,有一身道家服饰,穿着起来甭提有多飘逸了!年轻时就以侠义自任,曾经手刃数人。可见李白的剑术和武功还真不是吹的!这可跟我们印象中一袭白衣、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的李白大相径庭,人家李白纯粹就是一猛男。
李白是一个剑客,而且自小就有任侠之气概,也是一位侠客,这是毋庸置疑的了。他的“饮中八仙”之一的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等句子描述其侠客风度。这种侠义精神主要体现在李白重视意气,讲信用,结交豪雄,以及轻财好施等方面,比如他在扬州时,不到一年就散出了三十余万金,用来救济落魄公子。再比如李白与好友吴指南漫游岳阳、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吴指南突然暴病身亡了。李白悲痛万分,竟然在大热天里伏尸痛哭,直到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到眼睛出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打算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数年以后,信守承诺的李白重新来到了洞庭湖畔,亲自清洗朋友的遗骸,并打成一个包裹背在身上,日常起居都带在身边。直到筹足了足够的钱财后,才将朋友骨骸重新厚葬在鄂城(武汉)。李白这种挥金如土、轻财好施、重义守诺的行为确实大有侠义的风范。
除了剑术和任侠之外,李白还有一项引以为傲的才能,那就是纵横术。李白其实还是一位纵横家。《新唐书•李白传》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唐代的刘全白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碑记》也记载李白“性倜傥,好纵横术”。李白自己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也大谈自己的政治抱负,那就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这个所谓的“管晏之谈、帝王之术”,其实就是纵横术。李白提到的管仲和晏婴,都是春秋时期齐国集政治家与思想家于一体的纵横家式的贤相。李白自称要“愿为辅弼”,所谓辅弼,那就是宰相啊!可见李白还真是不小。
那么,何为纵横术呢?纵横术又叫纵横捭阖之术,也叫做钩距之术或长短术,乃是一门讲究权谋策略及辩论技巧的技术。精通这门技术的人就叫做“纵横家”,纵横家的鼻祖,乃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纵横家泛起于春秋时期,成熟于战国时代,他们仗着这门独门秘技驰骋列国、结交权贵、兜售智慧、纵横天下,以追求他们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这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鬼谷子的四个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看看他们的成就吧!你就知道鬼谷子有多牛!纵横术有多厉害了!先是苏秦跳出来周游列国向六国的国君提出了“合纵”的主张,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六国国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导致秦国二十余年不敢东望。苏秦呢?则身佩六国相印,这在历史上也再无第二人了。苏秦死后,张仪跳出来向被合纵搞得焦头烂额的秦国国君提出了“连横”的主张,他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辩术而成为秦国宰相,一次次瓦解其他诸侯国的合纵,为秦国立下不朽的功劳。若不是张仪的计谋,秦国能否最终统一六国还真的是不可预料!孙膑曾担任齐国的军师,不但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在《汉书•艺文志》中,班固把《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孙膑兵法》则位居第二,在吴起兵法、范蠡兵法及其他兵法之上。庞涓曾被魏王任命为军队统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上任不久,便攻打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当时,他每战必胜,每攻必克。魏国因拥有庞涓而威震天下,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去到魏国朝贺,表示顺服。若不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孙膑出面,还真没有人能收拾得了庞涓呢!这四个人在战国年代纵横捭阖、闪展腾挪,那真是占尽了风头。而这一切,都是得益于鬼谷子的纵横术。
(图24)
鬼谷子的思想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的道家人物其实都同时具备纵横之术,反之亦然。所以在历史上,鬼谷子也被道教所神化,其著作也被道教所收藏而得以流传后世。鬼谷子的纵横家学派的来源,据《七略•诸子说》和《汉书 艺文志》认为:“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属于是“王官之学”。所谓“行人之官”,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外交官,一般都“明辩说,善辞令”,口才辩才那是一级棒!
而李白所学的真正的专业才能,其实就是纵横术!他在《草创大还赠柳官迪》一诗中也坦承自己是:“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一直以纵横家自居。他对自己的才情很自负,总在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人范传正在《李翰林新墓碑》中也说李白“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也就是说李白对自己的纵横术非常自信,他不愿意通过科举的道路从小官做起,然后付出大半生“摧眉折腰”的代价来讨得权贵的欢心,最终做到大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而是老想着象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一样,通过自己的才能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君王、打动君王,从而一飞冲天、一步到位做到宰辅要职。就算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起码也要做到数人之下万人之上吧!因此,李白毕生没有参加过科考,而是多次向身居高位者毛遂自荐,自比为毛遂、冯谖,以谆谆告诫权贵对他应有信心。而其结交要人、攀附权贵、实现权力梦想的方式即为纵横家的做派。但是李白似乎忘记了,他所处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而且是最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而不是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所以,他最终被“赐金放还”也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那么,李白的纵横术是跟谁学的呢?这个人叫赵蕤。说起赵蕤,今天很多人会比较陌生。但若要提起《长短经》来,知道的人就多了。赵蕤就是《长短经》的作者,也就是李白的老师。
赵蕤,字太宾,又字云卿,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他自幼熟读百家之书,精通韬略和治世之学,而且脾气禀性跟李白一样,也是任侠尚气,擅长纵横之学,乃是唐代著名的隐士,也是自鬼谷子以来最有成就的纵横家。但这个人处事极为低调,从来不想凭借满腹才学谋取个一官半职的,而是视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终生过着隐居的生活。就算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一点面子都不给。赵蕤的《长短经》,成书于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全书共九卷 64 篇,是集儒,道、法、兵、纵横诸家于一体,全方位阐述中国古代王霸谋略,长短之术的一部空前绝后的“智慧奇书”。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叫《正经》,而把赵蕤的《长短经》叫《反经》。“反”,不是谋反、造反,而是反其道而思之,进行逆反推理,摆脱思维定势和单向思维,提倡开拓性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独立辩证地去思考问题。“反经”提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只要是合符道义的事,欺骗便是老实,诡诈也是忠诚。黄老之道、孔墨之术、王霸之术、都可兼容并包,强调“以政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所以跟道家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由于这部书主张“天下为公”、“民贵君轻”,反对“天下为家”、“一人独占”,所以历代统治者生怕《长短经》对君主世袭制和忠君思想构成威胁,于是对《长短经》中的许多谋略“用而不说”、“密而不宣”,以至千百年来《资治通鉴》广为流传,而《长短经》却鲜为人知。
不过在当时,赵蕤的名气可是大得很呐!李白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听说赵蕤学贯古今,智慧超群,对他极为推崇,于是专程寻访而来,结为忘年之交,并拜在赵蕤门下,跟随他学习帝王学和纵横术,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二人并称为“蜀中二杰”。数年以后,二十四岁的李白已经尽得赵蕤纵横绝学,于是辞别师父,于开元十二年(724)“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踏上了仕宦的漫漫征途。

4、未就丹砂愧葛洪
除了诗人、剑客和纵横家,李白其实还有一个身份,被人有意或无意的给忽略了。李白
的这个身份就是道士,属于道教上清茅山宗的一个道士!而不仅仅是一个道教居士的身份。李白的这个身份,是几乎伴随他一生的一个符号,本来是不应该被忽略掉的。李白号称自己“十五好剑术”,其实,在李白十五岁的时候,他同时还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受到盛唐遍布朝野的崇道文化的熏陶,李白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对道教神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介绍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为了寻仙访道、采药炼丹,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而他每次出门的行装就是“仙药满囊,道书盈箧”。“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的足迹几乎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可谓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超级驴友”。
对于李白的道教生涯,可以说,李白的忘年之交、大诗人杜甫是了解的最为透彻的。杜甫在一首《七绝•赠李白》中写道: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图25)
意思是说:李大哥呀,秋天去看望您时,您还象无拘无束的飞蓬一样四处飘荡。像您这样仙风道骨的人没有去求仙,真是愧对仙人葛洪啊!每天就这么痛饮狂歌白白的消磨日子,您这样神采飞扬意气豪迈的人,世间有谁能值得您为他而逞雄呢?
可见杜甫实在是比李白自己还要了解他啊!这么一个“飞扬跋扈”的人,怎么可能去受官场的拘束呢?得了吧李大哥,您最适合的还是去修神仙,否则就太浪费您的资质了,太对不起葛洪了!
但是,李白二十四岁离开四川辞亲远游的初衷,却不是求仙,而是求官。他真正的求仙热情,是伴随着仕途的失意而逐步升温的。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的李白经巴渝,出三峡,抵达江陵,有幸结识了著名的高道司马承祯。这位年届八十的老道一见到英姿飒爽的李白就极为喜欢,夸赞他“有仙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明摆着是向李白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能接引他入道修行。司马承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唐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和养生家,上清茅山宗的“掌门人”,不仅精通道法,而且写诗飘逸如仙,又写得一手好篆。更重要的是,司马承祯还是受到唐代三代帝王崇敬的高道呢!(图84)唐玄宗甚至派亲妹子玉真公主跟随他学习道法。李白能够得到这位高道的赞许,自然也是心花怒放,兴奋之余,挥笔写成《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以希有鸟比司马承祯。然而,此时的这只“大鹏”却还不是庄子笔下那只追求逍遥无拘的大鹏鸟,而是希望在仕途之路上鹏程万里的大鹏。他离开了当年一心修道、拒绝“终南捷径”的司马承祯,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第一次长安之行。
开元十八年,李白怀揣着“终南捷径”的梦想初入长安,隐居于终南山,以待朝廷征召。借助司马承祯的关系,李白结识了玄宗的胞妹,著名女道士玉真公主和同样好道的齐国公崔宗之。崔宗之劝李白不要求仕,跟自己一起去嵩山隐居,但一心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李白婉拒了崔宗之。李白在长安结交卿相要员,送出了不少求职信,可是却毫无结果。愤懑之下,李白写下了《蜀道难》、《行路难》等诗歌,以抒发求仕之路的艰难。就在李白苦闷彷徨的关键时候,他的老朋友元丹丘及时来信,邀请他去嵩山隐居。于是在开元二十一年,求仕无望且无颜回家的李白离开了长安,东游梁、宋,访道于嵩山,与蜀中道友元丹丘隐居在颖阳山居。元丹丘,是李白求道生涯中另一位著名的道士,此人也决非一般的道士,而是一个有神仙风姿的人物,对李白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李白的诗中多次提到这位高道。在嵩山隐居的这段日子里,李白的游仙热情空前高涨。当时在嵩山隐居着一位女道士叫焦炼师,被称为“神人”。何为“炼师”?道教尊称那些懂得“养生”、“炼丹”之法,而且修炼丹法达到高深境界的道士为炼师。据说这位焦炼师生于南北朝齐梁时期,但面貌生的也就像是五六十岁的人。焦炼师隐居在少室山的草庐中,能胎息绝谷,游走如飞。李白听说焦炼师的事情后,就去造访她,想跟她学习炼丹。可是遗憾的是,李白寻遍了嵩山三十六峰,都没能找到这位高人的影子。无奈之下,李白只好写诗一首相赠,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和学道的诚心,诗中写道:“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将焦炼师比作西王母,如果肯教自己道法,愿意成为她的弟子,并发下刻骨的誓愿去学道。
李白虽然与焦炼师无缘,但他与丹丘子、元演等同道中人还是尝试着炼过丹药的,虽然没能成功,但还是有了不少心得。这次尝试,让李白意识到没有明师指点是炼不成金丹的,因此他劝说元丹丘跟自己一起去随州拜访高道胡紫阳。开元二十二年冬,李白同元丹丘、元演一起离开嵩山到达随州,跟胡紫阳学道。这位紫阳先生乃是司马承祯的再传弟子,是个“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的高人,李白希望得其真传。从他后来说的“予与紫阳神交,饱餐素论,十得其九”可知,他确实得到了紫阳的指点。此后的几年间,李白一直东游西逛,四处寻仙访道,醉心于修道炼丹,好像是忘记了世上还有仕途这回事。也就是在嵩山的这几年里,李白又结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高道、唐代著名道教理论家、学者——吴筠。吴筠的出现,将又一次改变李白的人生轨迹。
开元二十八年(740),李白四十岁 ,他接到了来自山东的一封信,信是孔巢父写给他的。孔巢父是何许人也?孔巢父,乃是孔子第三十七代孙,在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一位文人。李白与孔巢父相识于长安,两人惺惺相惜,结为至交。李白离开长安后,孔巢父也回到了山东定居,闻知李白在嵩山,大喜过望,于是写信请李白来山东。李白欣然应诺,于是在公元740年的五月份举家搬迁到东鲁,寓居于任城(今山东济宁)。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已年近60岁的李白才将儿女迁往楚地,这时,李白已在东鲁寄家长达20年之久。可以说,山东是李白的第二故乡。开元741年,李白到山东定居的第二年,就又结识了一帮新朋友,与孔巢父、韩淮、裴政、张叔明、陶河等人隐居于山东祖徕山,纵酒酣歌,人称“竹溪六逸”,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相媲美。此外,他还与吴筠来往密切,念念不忘以学道为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吴筠结伴造访了崂山。“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从诗中的意境来看,李白在崂山绝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过客的身份,而是确确实实居住修炼过一段时期。他所见到的“安期公”,当然也不可能是风靡于秦皇汉武时期的千岁翁,而极有可能是隐居在崂山的一位修道者。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下诏征求天下“儒学博通、文辞英秀”者,由所在县衙举荐到京任用。同年又召请高道吴筠进京见驾。李白终于又看到了鹏程万里的希望,于是欣然与吴筠结伴二入长安。在吴筠和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下,李白得到了玄宗的优遇,被任命为“翰林供奉”。但是,两年之后就又被“赐金放还”,再一次离长安而去。这一年,是天宝四年,李白已经四十四岁,人到中年了!“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李白在其崂山诗里描述的就是这段经历了。朱颜不再、白发陡生,看来这次被赐金放对李白的打击是很大的。
从政之路的又一次破灭,促使李白下定了遁入方外的决心。“所期就金液,飞步升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不做官就不做官吧!反正我真正希望的就是炼丹成仙,哪怕是给仙人扫扫落花也成啊!天宝三年的冬天,李白在山东济南的紫极观,请高天师如贵为自己亲授道箓,正式成为了一名道士。从此,李白以任城、梁宋为中心,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大漫游。
但是,如果大家认为李白从此就会踏踏实实修道求仙,不再渴求仕宦之途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李白的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未能免俗的情结,那就是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一直到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当时五十五岁的李白正在金陵漫游,听闻消息后立即派弟子武谔去鲁中接其子女南下,彻底结束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客居山东的生活。安史之乱后第二年,唐玄宗仓皇出逃到四川,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永王李璘为节度赴江陵镇守。在此期间,永王李璘数次下达聘书,请李白出山相助,李白虽然几经犹豫,终于还是经不住诱惑,应邀下山进了永王的幕府。在李白的内心深处,何尝不是想希望借助永王的力量来一展自己纵横捭阖、拨乱反正的政治抱负呢?遗憾的是永王不久即因谋反罪兵败被杀,李白临老了却弄了个“反贼”的称号,被抓捕关押在浔阳狱。虽然最终被赦免,但这次遭遇却给李白晚年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顿,让他不得不依人而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临终歌》手稿交给了李阳冰,随后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一岁。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
一种说法是醉死的。此说见于《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一种说法是病死的。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他的叔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
一种说法是溺死的。此说多见于民间传说,说李白在当涂县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江中捉月而溺死。所以后来就称溺死为“捉月”。
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未就丹砂愧葛洪”,如此看来,最了解李白的人还是杜甫啊!李白倘若不是汲汲于功名仕宦,而是专心于修道的话,那么大唐盛世里,无非是少了一个禄蠹,却会多了一位可与司马承祯、吴筠等相比肩的高道。但不管怎样,李白的道士身份是不容抹杀和忽略的。

 
 
 
 
 
 
青岛市道教协会 版权所有 Laoshan Taoism 鲁ICP备13020418号-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29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