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鹏飞
夜深人静时,拜读清代诗人李密庵的《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闱半径尘,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烧却绕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半半歌》仅二百余言,却用了40个“半”字。它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取舍、砭时弊,读之忽然悟得追求“半”乃是高境界,实现了“半”已是相当的成功,对极大多数人而言,“半”才真正反映出生活的本真。
林语堂也说过类似的话:做一个半有名半无名的人;在懒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付不起房租,富不至于不需要工作;弹钢琴,只为消遣;收藏古玩,只够摆式;读书不苦熬,学识广博,但成不了专家;写文章投稿,一半被录用一半被退回,做人达到温和不争的境界。
祖训教导做人,要前半夜想别人,后半夜忖自己。反省自己,以往太崇拜“高、大、全、多、快、好”,太轻视“矮、小、半、少、慢、差”,其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霜雨雪,事有成败得失,这些都是常态。笔者已过知天命且患有“三高”,别人说我是年老半百、半劳动力,并没有贬损我的意思嘛。我只读过中专,识字不多,常对人说自己是半文盲,并非自谦,是实事求是呀。我曾从戎,复员后做行政,也可以说是个十足的半路出家人。
领悟先贤哲言,法国哲学家尼采说过:“别在平路上停留,也别爬得太高,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郑板桥先生《题兰诗》云:“长在上头怕太高,移来山下又尘嚣。不夷不惠居身好,只在峰峦半截腰。”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和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审美意境同样让人能展开无限的想象翅膀。
宋朝丞相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成了后人作为一个读书少而精的经典例子而加以推崇。曹雪芹一生只写了半部《红楼梦》,可比当今亿万册“拼盘杂烩”的“励志新著”不知要强多少倍。
《半字歌》倡导人们,少盲目自高,多量力而行;少跟风崇拜,多自悟自醒;少攀比,多适度;少嫉妒,多豁达;少计较,多自我完善。读懂了一个“半”字,现实生活中就会从容些、淡泊些、想得开些;一半清醒一半醉,一半欢乐一半悲。生活常常苦难参半,事业必定成败参半,情感难免爱恨参半,朋友总是亲疏参半;女婿是半子,媳妇是半囡;半亩水塘,清鉴可忍;半勾新月,一样清辉。
入海垂钓者,未必胸怀全然坦荡;水沟捉虾人,未必前行半途而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