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明见
《抱朴子内篇·对俗》:或问曰:“为道者当先立功德,审然否?”抱朴子答曰:“有之。按《玉钤经中篇》云:‘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这段对话,阐明了道教自古以来从未动摇过的一个共识,那就是“修道成仙必须以培植德行为基础,行善积德为长生之阶梯。”并由此产生了“以德养生”、“功德成神”的道教慈善思想,将积德行善与修道养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思想,不但充斥在任何一部涉及养生的道教典籍中,而且还因此诞生了众多的道教善书,如《太上感应篇》、《阴鸷文》、《福寿论》等等。千百年来,道教的劝善行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思想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条和评价世人行为的重要标准。
那么,是谁最早将修道养生与积德行善联系在一起的呢?是道祖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又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等言论,直接或间接的阐述了“道德”、“善恶”、“祸福”三者之间的联系。老子这种“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遂成为后世道教修行者的圭臬和信条。
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乃是道教的基本宗旨,这似乎是纯属个人的修炼行为,道教却为什么要同修德行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呢?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道教看来,道、德、生、善四者是紧密相连、并无二致的。首先是道与生的关系:道教认为,生与道是合一的。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 《太上老君内观经》则曰:“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其次是德与道的关系:老子说“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这是说“德”的特征就是遵从“道”,是“道”的体现。《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得于道果。”这表明“道”是总体,“德”是个体, 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故“道”和“德”存在一种共性与特性的关系。对人而言,这种关系体现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道教义枢·道德义》讲:“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这是说“道”与“德”的关系是分而有别,合而为一。故而修德即是修道,修道即是养生。何以体现德性呢?唯有行善积功。
另外,以德养生、积善长生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在道教看来,失去生命有两个原因,一是个体生命自身的欲望和行为导致的;二是社会混乱导致的生存危机造成的。而个体生命的生存与修炼,是脱离不开国家社会这个大整体的。只有国家社会整体达到和平的境界,个体生命的修炼才有可能得到保障。这也就是道教把“德养”的治身法门与治国联系起来,提倡“身国同构”的原因所在。所以,道教为了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不但提出了一些改善政治制度的先进思想,也在不遗余力的在社会上实施其善道教化,而济人利物也就成为道教重要教义思想,被道教徒世世代代继承下来,或悬壶济世、或兴利除害、或散财布施,形成了道教独有的财富观和慈善观。如道教《太平经》认为:“或积财亿万,不肯周穷救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所以然者,乃此中和之财物也,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今反聚而断绝之,使不得遍也,与天地和气为仇(《太平经·丁部·六治十罪诀》)”。即认为财富乃是天地行仁的工具和手段,是天地中和之气在人间推通周足行事恩惠的展现。如果有人聚敛财富,阻断流通,使人饥寒而死,乃是阻隔天之道、与天地和气为仇,自然是不赦之罪、不得善终的。这就把广行慈善上升到天之道的位置。
在劝善教化、阐述祸福、善恶、寿夭之间的关系方面,道教也是不遗余力。比如被称为“中华第一善书”的《太上感应篇》开头就开宗明义的说:“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祸福之道,皆由自身善恶招致。行善即能招福,作恶即能惹祸。可是,谁是世人行善作恶的审判者呢?当然不可能是人间的律法。律法只能审判有罪的人,而对于道德层面上的善恶和隐藏的恶行恶念,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但世人不要据此认为无人能审判你的善恶,明有王法,暗有道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任谁都逃不过天道的法网。
有人认为,“好人无好报,祸害遗千年”,果真是那样的吗?当然不是的。我们要明白天地惩恶扬善的机制,不是说你做了善事就要奖励你升官发财,做了恶事就要惩罚你倾家荡产那样简单,而是更加严厉的惩罚。《太上感应篇》认为:“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之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也就是说,不但天地之间自有专管善恶的神祇在监督人的善恶,头顶上还有掌管人之寿夭的三台星君、掌管人之善恶的北斗神君、家里还有灶神,就连人身之中还有三尸神,都在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和记录你的一善一恶呢!那么,天地神祇靠什么措施来奖善惩恶呢?《太上感应篇》中说:“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何为纪?何为算?纪和算都是道教计年的单位,一纪是十二年,一算为一百天。也就是说,天地神祇是依靠夺人的寿限来惩治罪恶的,同时,也是靠增加人的寿限来奖励善行的。而人的寿限,却是最宝贵的,是你拿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这就是行善者长寿、作恶者短寿的原因所在,也是道教将行善积德作为了道成仙之根基的由来。
“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鬼神盖不能为人之祸,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积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这是孙思邈真人在《福寿论》中的论断。《福寿论》成书于初唐,原题名为《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也称作《幽传福寿论》或《九幽福寿论》。孙思邈是历史上第一位将道家性命双修的养生理论进行总结诠释和推广应用的伟大的医学家及养生家,被誉为“药王”。他在《福寿论》中,创造性的将老子“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的思想跟人的善恶祸福寿夭联系在一起,认为“贫者多寿,富者多促:贫者多寿,以贫穷自困而常不足,不可罚寿;富者多促,而奢侈有余,所以折其命也,乃天损有余而补不足。”“德不足,是以贫焉;心不足,是以死焉。”从而得出结论,“夫人之死,非因依也,非疴瘠也,盖以积不仁之多,造不善之广,神而追之则矣。”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使人能够兼得富贵与福寿呢?孙思邈真人认为,“人若能补其过,悔其咎,布仁惠之恩,垂悯恤之念,德达幽冥可以存矣,尚不能逃其往负之灾。不然者,其祸日多,其寿日促,金之得盈,福之已竭。且无义之富,血属共之,上之困焉,下之丧焉,于此者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
《福寿论》全文从分析祸福寿夭之因缘开始写起,认为人的福寿乃是积善累功所致,不可以非份求得;人的祸夭乃是积恶丧德所致,自作孽而天必亡之。教导世人要与人为善,多行慈惠,方能集福避祸、全其天年。因为唯有善能净化人的心灵,能使人心无愧疚、平静快乐,福寿也就随之而来了。
以德养生寿自长,与人为善福泽广。以德养生的道教教义思想,对历代养生家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明代的养生家吕叔简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即养生最首要的是修养道德。他还进一步指出:“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就是说最好的药物、最好的医生就来自于自身的道德修养。明代养生家石天基也说:“善养生者,当以德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年。” |